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合肥市探索“以投带引”的招商模式,通过投资手段引育产业,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步步蓬勃发展。如今,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已经形成。合肥是如何抢占先机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的呢?请看记者的调研。
记者来到这家生产量子计算机的企业时,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交付的产品进行调试,这个占地有七八平米的“大家伙”是国内首台交付的民用量子计算机。
企业负责人张辉告诉记者,企业是依托中科大量子计算研究团队成立的。成立之初,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,团队根本找不到一家愿意投资他们的企业。
正当团队举步维艰的时候,一笔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注入让企业活了下来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企业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家量子计算“独角兽”企业。这样一家企业最开始为什么投资机构都不看好,而政府的产业投资却愿意倾注资金呢?
“以投带引”的招商引资模式是合肥市探索出的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。京东方是合肥最早通过投资引入培育的显示屏企业,如今已带动一百多家配套企业落地,合肥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显示屏基地之一。这些年,合肥通过投资引育晶合集成、蔚来汽车等一批龙头企业,撬动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上下游,实现产业链整体提升。合肥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,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,撬动社会投资,推动项目落地,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双赢。
袁飞告诉记者,先人一步,从培育产业链的角度投资是合肥市政府产业投资的特点。产业投资项目不谋求控股、不以短期利益为目标,而是沿着产业链的方向选择投资项目,吸引产业链上下游更多的企业入驻,逐渐形成产业集群效应,实现地方产业升级转型。
截至今年3月,合肥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入超1600亿元,带动项目总投资超5000亿元。如今,合肥平均每天就要诞生5家高新技术企业。2022年,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6.2%,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8%。
在调研中记者看到,很多还在实验室里的科研项目也获得了政府种子基金的支持,越来越多致力于前沿技术的团队正在悄然壮大。合肥市遵循有为政府、有效市场的发展逻辑,引导资本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实现了“无中生有”“从有到强”的高质量发展,让这座城市拥有了源源不竭的活力和无限可能的未来。(央视网)
上一篇:全球新消息丨腰痛的防治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合肥市探索“以投带引”的招商模式,通过投资手
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腰痛的困扰,中青年的比例也逐渐增加,门诊常有人来
泰国榴莲“坐”火车来成渝地区!网友:能带它上高铁吗?6月11日,一列
6月13日,华安宏利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6 5904元,累计净值为7 2104元,
X 关闭
农行深圳分行金融驿站助力企业发展更“融”易 累计解决融资金融421亿
前5个月安徽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525亿元 同比增长26.2%
“没坐头”到“天天像过年”:“花儿”唱响西北民众生活变化轨迹
抵返人员发现2例初筛阳性 牡丹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
中企承建尼日利亚最大水电站:年内还将实现3台机组发电目标
X 关闭
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“出院”
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
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
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
海口新增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